文檔簡介:
2007年4月24日—310m井壁開裂情況分析嵩山主井井筒嵩山主井井筒310m井壁開裂情況分析井壁開裂情況分析報告報告一、一、279m探水及掘進實際揭露此段地質條件分析探水及掘進實際揭露此段地質條件分析在2007年2月15日至2007年3月17日,嵩山主井井筒279m工作麵預注漿探水過程中,打鑽至孔深28~36m(井深307~315m)多個孔出現頂鑽、夾鑽、裹鑽杆和湧孔現象,尤其以西北方向打鑽這些現象最為明顯。對照建設單位提供的井檢孔地質柱狀圖,此層岩性為泥岩、砂質泥岩(井深306~316m,中部含鋁土質)。根據打鑽情況分析此段泥岩岩石較破碎,遇水成粘泥狀,具有膨脹性。穿過此岩層的探孔注漿效果都不理想,造成279m工作麵預注漿反複掃孔,工期滯後。鑒於這種地質條件,當時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共用研究討論,認為原定注80m已無法實現,先將上麵40m先掘掉,再進行下一步工作麵長段注漿。在掘進中實際揭露,井深307.30~313.50m段為泥岩,與一層砂質泥岩的交界麵,沿岩石傾向的橫向裂隙非常發育,最寬處有40~50mm,在這些裂隙中能看到明顯的水泥漿凝固在其中,此層岩石破碎有部分泥岩碎塊至碎粒狀,尤以307.30~310m段最為明顯,但片幫現象並不嚴重。在成塊的泥岩中裂隙交錯發育,但比較細小。井幫上見2處水泥漿凝結而成的團狀固體,大小約500×500mm。由此可以認為因為此層岩石軟且破碎,大量水泥漿液在注漿泵壓力下,擠進薄弱的泥岩層。井深313.50~320.10m段為砂質泥岩,夾有一薄層細粒砂岩,厚度在10~30mm。此層砂質泥岩岩石較完成,但不堅硬。東北——西南方向豎向裂隙發育,有2處寬約10mm的豎向裂隙,可見水泥漿凝固後充填其中,一些細小裂隙封堵效果不理想,有向外滲水現象。由279m工作麵預注漿探水打鑽情況和掘進實際揭露情況對比分析,307~316m段主要為泥岩、砂質泥岩(含鋁土質),岩石較軟,具有膨脹性,遇水膨脹更為明顯。鑒於這種情況,在305~310m段澆築混凝土過程中,我單位采取了加大壁厚,提高混凝土標號的措施。二、310m處井壁開裂及處理情況在2007年4月8日,嵩山主井320m工作麵預注漿的2#、6#孔第一次注漿過程中,注漿壓力上升到3MPa,井下反映上部井壁有混凝土塊掉下來,當時立即聯係井下停止注漿,檢查井壁發現310m接茬處有井壁開裂大概3/
評論
發表評論